漾選書: 我討厭過的大人們

漾選書|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拆解、翻轉、警覺討厭與恨

views icon views

張亦絢判斷、解讀事件與人類情感的角度,一向刁鑽卻切中要點,鋒利得令人拍案叫絕,從此信仰這位擁有銳利精準筆鋒的作家。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一書,就從張亦絢各種討厭過的名人、深以為恨的人事物們,拆解、翻轉各式各樣的厭惡與恨意,並從中察覺和這些負面情感和平相處的可能。

什麼!?張亦絢討厭過這些人

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一書的前半段,集結了張亦絢在《幼獅文藝》連載的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一系列專欄文章。這些文章記載了張亦絢討厭過的人,無論這些討厭只存在短短的一瞬、存在了幾年幾刻,還是一路討厭至今。

被張亦絢討厭過的人五花八門,有許多在檯面上活躍的世界名人,也有只是在張亦絢身邊活動的小人物。甚至,張亦絢熟悉台灣文學、女性主義,竟也討厭過台灣文學重要人物葉石濤、鄭清文,以及前促轉會主委楊翠,甚至開啟女性主義、女性主義經典作品《第二性》的作者西蒙.波娃,都被張亦絢討厭過?也許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專欄,從最初的編排與取材,就要告訴各位讀者「討厭誰都不奇怪」,重點是為何而討厭。

討厭與討厭「過」

前文已提到,張亦絢討厭過很多人,連《咆哮山莊》的男主角希斯克里夫,也是張亦絢某段時間的非好感人物。這些被張亦絢討厭的人當中,有些厭惡只是小小的一瞬間,有的討厭已經被翻轉、逐漸消散,有的恨意則綿延到現在都不曾消滅,不算是「討厭過」。

像是張亦絢當年討厭鄭清文的原因,只是她看到鄭清文評論愛爾蘭文學比中國文學偉大,直到讀了更多書、更了解文學,才知道鄭清文的用意,再加上得到鄭清文創作的療癒,翻轉張亦絢對鄭清文的討厭為喜歡;討厭西蒙.波娃,則是因為張亦絢當時喜歡西蒙.波娃的其中一位摯友冉冉,比西蒙.波娃更多一點,事實上,張亦絢還有個討厭西蒙.波娃的原因是因為西蒙.波娃似乎太重人之間的感情,但這似乎也是個可愛的點,否則我們就不會從張亦絢的筆下知道西蒙.波娃和冉冉的友情。

有的討厭已成討厭「過」,有的討厭則是直到現在還繼續討厭。最明顯的是張亦絢孩提時期的書法老師,假借還張亦絢漫畫,性騷擾當時語彙不足,還不知道怎麼形容自身遭遇的張亦絢。這種權力不對等、老師恃強凌弱的難堪處境,一直深植在張亦絢心中,也讓張亦絢明白,有些卑鄙不會寫在臉上。

各種「恨」怎麼來

在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後半段,則是張亦絢首次曝光的「有多恨」系列。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前半段比較輕鬆地說明討厭被翻轉或被持續的原因與過程,後半段「有多恨」則逐漸進入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的核心,開始論說對各種事物的討厭與恨怎麼產生、怎麼應對,同時闡述恨能帶來哪些功用,我們的恨之中藏著哪些意識?

例如〈恨偶像破滅〉文中,就提到「偶像崇拜」是一種舒適,我們藉由認同一個人的具體行動事蹟,加上一些(或是很多)源自自我的美好幻想建立起偶像崇拜,建起讓自己感到舒適歡愉的氛圍。萬一發生一件事造成偶像破滅,我們自己打造的舒適圈也就此毀滅、不再舒適,所以我們會恨偶像破滅;在〈恨淫賤〉一文,則拆解了會討厭「淫賤」這回事,是因為一向被避免提及的性慾望開始膨脹,且社會眾人眼中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同時發生。〈恨母親〉除了完整剖析母親在這個社會上的形象、人類如何看待母親,更提出非常重要的——剛剛好的恨,可以幫助我們劃清界線,平靜維持理智與人性,而不會因為感情用事發動暴力極端手段。

小心警覺,但包容地進行恨與討厭

透過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一系列文章,仔細拆解每個恨與討厭,會發現有時恨是想得不夠清楚的愛,有些時候則是我們深以為恨的事物中,其實含有我們身上也有,卻不願面對的元素與特質。

我們討厭的事很多,討厭甚至憎恨一件事的原因更多,有時甚至不知為何地心裡就生出一股對某事物的嫌惡,但這都沒有關係,這世界上誰當得了面對萬事萬物都笑容滿面、欣然接受的好好先生小姐?張亦絢撰寫「有多恨」系列文章的用意,就是期許我們願意試著了解自己的恨意因何而起,小心警覺、避免傷害到人地進行一個討厭的動作,不致四處潑灑惡意、憤世嫉俗即可。

《我討厭過的大人們》書籍資訊
作者:張亦絢
出版社:木馬文化
出版日期:2020.8.5

文/Amethyst

文章分類